2)第323章 登场_全球巅峰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

  这时,一名孩子指着一个雕塑,扭头向林诗语问道:

  “老师,这个是谁啊?”

  听到这名孩子的提问,林诗语巧笑嫣然地向他的位置走,其余的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

  “他啊,叫甘罗。”

  “甘罗?”八名孩子都是歪了歪脑袋,对于这个完全陌生的名字表现得十分茫然。

  林诗语微微一笑,随即对孩子们缓缓解释道:

  “甘罗,战国时期秦国人。”

  “12岁时,他不废一兵一卒拿下赵国五城,回国后被封为上卿。”

  听到林诗语的话,孩子们顿时冒出很多疑问。

  “战国是什么?”

  “秦国在哪里?”

  “12岁就会打仗了吗?”

  “上卿是什么呢?”

  面对孩子们的各种疑问,林诗语笑了笑,随即逐一为他们解答。

  半晌。

  “哇~甘罗好厉害!”得到老师的解答,八名孩子全都惊呆了。

  与此同时。

  节目才开始两分钟,春晚直播间中,很多观众都是发着弹幕议论——

  “节目名叫《少年》,难道是想把古代那些天才少年都讲解一遍?”

  “看不懂,不是说看不懂节目,只是看不懂这个节目想要表达什么。”

  “有点失望啊,本来好期待的,结果节目就这个?”

  “不急,杨莫还没出场呢,我相信这个节目绝不仅仅于此。”

  “报幕的时候还有个《少年华国说》呢,这个节目只是叫《少年》,杨莫应该在后面。”

  “继续看吧,我相信这个节目肯定有深意,毕竟杨莫还没出场呢!”

  “……”

  对于观众们的议论和看待节目的心理,杨莫虽然不知道,但他也能猜出个一二来。

  在他的节目规划中,本就采用的是‘先抑后扬’的手法。

  当然,这里面的‘抑’不是指压抑,而是指平淡。

  林诗语的节目《少年》,主要想讲的就是借着给孩子们针对华国古代天才少年和少年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解说给现场观众和全国观众们听。

  整个节目中,没有笑点,也没有什么梗,就是林诗语和孩子们互相配合,将一个又一个天才少年的人物事迹给说出来。

  这会很平淡,但却是杨莫故意而为之。

  主要是他想用前头的平淡来衬托后头的激昂,这其中的反差越大,杨莫演出时的舞台效果将会越爆炸。

  而只要杨莫的演出舞台燃了,那么当观众回想林诗语舞台的时候,本来平淡的舞台就会变得不再平淡。

  同时,绝大部分观众通过《少年》这个节目名和林诗语、孩子们演的前半段,很容易就能猜到节目的表演形式和内容。

  但无所谓,猜到就猜到了,因为整个节目的重点和重心都在《少年华国说》杨莫的这个舞台。

  可是……

  林诗语的舞台虽然平淡,但现场很多上了一定年纪的观众却好像很喜欢看这类节目似的。

  在他们想来,林诗语这个节目不仅能让全国青少年清楚的知道自己国家古时候的少年天才和少年英雄,而在讲解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因此,很多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反而是看得兴致勃勃,不像那些年轻人感到无聊而兴致缺缺。

  此刻。

  舞台上。

  整整5分钟左右,林诗语为孩子们讲解了甘罗、曹植、曹冲、骆宾王……等等华国古代天才少年的事迹。

  最后,林诗语领着八名孩子走出博物馆场景,来到一处更接近观众的舞台一角。

  见此一幕,不仅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感到林诗语的节目即将结束。

  而正这时,舞台上的灯光猛地一黑,只余下一束光打在林诗语和孩子们这块。

  在全国观众十分好奇的注视下,林诗语微笑地对孩子们说道:

  “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你们还记得上节课老师给你们说过的那四句话吗?”

  “记得!”八名孩子齐声道。

  “那老师考考你们,这四句话是什么啊?”林诗语莞尔道。

  话音一落,灯光全暗。

  在黑暗中,猛地‘咚!!’的一声,一道华国大鼓那铿锵有力的鼓声骤然响起。

  这道鼓声莫名的让全国观众的内心一震,随之他们都满是好奇地看向中央舞台。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